《品牌教育》社區大學生活美學主題講座
定期投入社區大學的講座,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大眾更了解建築與都市設計的專業,本次主題希望探討從台灣製造到台灣設計的可能性,從都市/社區/住宅三種不同尺度的角度來思考設計和美學教育的可能性。
《品牌教育》東海大學建築系大三客評
感謝東海大學建築系邀請擔任大三設計課客評,針對運動中心的案件題目給學生一些設計的引導與對話,不管從結構,機能或是形體概念不同的設計方式出發,產生設計的概念討論性與兼顧基本的現實真實性都是一個有趣的校園案件必須要擁有的,創作者需要很嚴謹的檢視各種真實限制與思考邏輯,但也要很大膽的想像與挑戰,這就是在學校學習時最有趣的地方。
《品牌教育》小小建築師營隊
結合新竹七師聯誼會公會與各團體共同舉辦的小小智多星_多元面向探索成長營隊的小小建築師營於新竹市竹光國中舉辦,由新竹市公會代表帶領小小學員創作與彩繪房屋模型體驗創作的學習。
《品牌教育》竹塹社大_老屋活化主題講座
謝謝竹塹社大的邀請擔任老屋活化講座的講師,和學員共同探討各種老屋改造需要注意的議題及簡單的專業知識,以參與式的開放討論帶來更多的教學互動,希望藉由不定期的參與社區教育活動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建築的專業。
《品牌教育》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大三設計教學
感謝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邀請擔任大三設計課講師,針對公共住宅暨公共圖書館的案件題目引導學生發展設計的可能並試著兼顧公宅居住的思考以及實務性的要求。
《好書介紹》合作住宅指南
​​​​​在快速講求效率的社會中,當居住的需求變成”買”房子,住宅變成一棟棟開發者預設好的基本商品,同時搭配金融機制讓居住者可以快速的購買大眾化的制式商品,在這快速消費的經濟架構背後,家和社區的意義是什麼?​
《地景藝術》沙崙之眼
地景藝術系列專欄向國外Daily Overview網站學習,以google earth軟體作為觀察管道,以數位的方式從空中以不同尺度探索台灣地景,觀察人與環境的發展關係,以藝術化的色彩表現方式傳達出影像中的環境涵構。​
《好書介紹》建築為何重要?
​​​​​​建築是否僅是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硬體設施,或是如創作者深信的擁有更多機能外的社會影響力與文化價值,這些重要的理念究竟是建築專業者本位主義的喃喃自語或是真的能以讓大眾認同的方式被認可,區分出”建築(Architecture)和房屋(building)”的價值差異。​​
《品牌教育》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大二客評
感謝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大二老師的邀請擔任客座評圖老師,針對很有趣的設計題目_流浪者之歌與學生進行對話,流浪者之歌從個人化的環境感知經驗轉化為機制或型體概念,再回歸到機能構造與環境的關係,試圖從基地出發,重新詮釋並擾動既有制序,感謝邀請,收穫良多。